close

偶然得知某公司的面試過程,有這麼一個問題,大意是:
公司內某位資深員工即將結婚。
或許是缺錢、又或許是太興奮想分享自己的喜訊,這位資深員工對公司大大小小所有員工都發了喜帖,連離職員工也不例外。
這使得一些交情不深的同事困擾不已。為了擔心日後尷尬,最後終於決定在不參加喜宴的前提下,以部門名義合包禮金。
但問題是有人提議每人出1200;有人想包1000......最後終於全都遷就只願出600的同事而每人出600元。
請問人資怎麼從公司文化或經營管理角度看待這樣的事件?

 

遇到這樣的問題,倒讓我的腦袋頓時一片空白。
我搜尋著記憶......在我待過的公司裡,好像從來沒有公司對員工發喜帖有著什麼規定或習慣。這是員工私下的交流,公司好像也沒什麼資格和必要插嘴。
對發喜帖的人,公司管不著人家印發多少份喜帖;也不會事先知道發給了哪些人;
對員工,公司也不能規定大家都參與或都不參與合包、或包多少錢。
公司對這種事情實在無從管起......
可是,從另外個角度看,喜帖遍地開花,不只是當下「包禮金與否」的尷尬。員工百百種,說不定這樣的尷尬,還為未來的同事關係埋下一顆不安定的種子,誰知道?
如果公司貼心的想做點什麼,讓辦公室內減少這種尷尬,又好像也是人資該動動腦筋......

 

該怎麼做???

 

重新看一次題目......
喜帖遍地開花的情形、與「公司文化角度」的提示,好像提供了點思考方向......
進一步分析:一般來說,同樣獲得喜訊,收到喜帖的壓力會比沒收到的大;
            而實體喜帖的壓力感又多比電子喜帖來得大。
有沒有辦法減少發喜帖的方法呢?
嗯...要想搶在印喜帖之前做些什麼,這首先可就需要部門主管的協助了!因為人資通常都是等員工請假、或是請領婚喪喜慶補貼時,才會得知消息;主管的消息則通常會比較早一點。此外,部門合包要怎麼包,也是部門主管比較有至喙的空間。
尤其如果想要形成「公司文化」的話,就更需要主管們將一些「方法」重複操作了。

 

對發喜帖的人:
先反過來思考—如果員工想省錢、又想對全公司發佈喜訊,會怎麼做?
比較常見的,是以部門為單位、或者小一點的公司就直接對公司發喜帖。當然,現在逐漸流行電子喜帖,也會是方式之一。
換句話說,只要公司內形成了「對部門或對公司發喜帖」的習慣或文化,至少能減少員工「遍地開花」的念頭。
萬事起頭難,也許可請部門主管,帶著喜訊員工挑個稍微公開的場合替他宣傳喜訊,同時順道提醒喜訊員工,可將喜帖甚至照片貼在公佈欄。若員工意欲逐一發喜帖,則以省錢省資源的角度勸員工以部門為單位發喜帖即可。
另外,管理部自然是要安排實體或電子公佈欄,配合提供公佈管道。
如此重複操作若干次數,應能逐漸形成風氣。

 

對包禮金的人:
其實上述操作如能奏效,則是否參與包禮金並不會是太大的問題。
但部門裡偶而會有些過度熱心的同事,仍然可能將簡單的事情給問題化。
這時部門主管的角色相對重要,原則上不必勉強非以部門名義合包不可,即使最後決定以部門名義,也可將禮金改為紀念性禮品(加張超大型卡片集體留言也不錯)。若禮品資金不足,亦可考慮跨部門集資,如此每個人的金額負擔應可大幅降低。
至於交情好的員工,想包禮金就另外包吧!

 

以上只是我針對某公司面試問題而發展的想法,並沒有經過實際執行驗證。
如果有人有其他的點子;或者在其他公司見過已形成的文化或可參考的作法,歡迎提出來交流討論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r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